認識口腔癌
1.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,不嚼檳榔、不吸菸、不酗酒。
2. 有嚼檳或吸菸者,應定期接受篩檢。【30歲以上吸菸或嚼食檳榔(含已戒檳)民眾,18-29歲嚼食檳榔(含已戒檳)原住民,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】
口腔癌是指整個口腔中軟組織及硬組織所有惡性病變的總稱。口腔包括:唇、頰粘膜、上下齒齦、臼齒後三角區、口腔底、硬顎及舌前三分之二。
正常口腔粘膜是粉紅色或偏紅色之柔軟組織。如果變厚或突起不透明白色斑塊,便是口腔白斑;如果變薄或略為潰爛的紅色斑塊,便是紅斑,兩者可能是癌前病變。
所謂癌前病變本身並非口腔癌,但若置之不理或慢性剌激來源一直存在時,有可能惡化成口腔癌。
口腔癌前病變
1. 白斑:口腔黏膜出現無法剝除的白色斑塊,表面可能平滑、均勻(均質性白斑)或結節狀、肉芽狀或疣狀(非均質性白斑)。
2. 斑狀白斑(紅白斑):口腔黏膜出現紅色與白色交雜的斑塊,表面多呈細微顆粒狀,亦稱紅白斑。
3. 紅斑:口腔黏膜表面出現平滑或略帶珠狀突起的紅色斑塊。
4. 黏膜下纖維化:口腔有灼熱感,尤其當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時最為劇烈;口腔黏膜僵硬及張口困難。
5. 疣狀增生:表面整體呈現乳突狀或疣狀的口腔黏膜突起病變。
早期症狀
口腔癌有相當的多樣性,像紅色的天鵝絨斑、白色斑、難癒合的潰瘍、不規則的硬結塊、溝裂狀的組織變化,亦或是伴有轉移之頸部淋巴腫塊,都有可能是口腔癌的臨床表徵。
早期的病變通常不會有疼痛或不適感,以致常常錯失早期診斷及正確治療的良機。所以定期做口腔檢查,若有發現異常的情形,應尋求口腔顎面外科、耳鼻喉頭頸外科或整型外科醫師診治。
最重要的診斷方法就是病理組織切片檢查,可以區分良性或惡性病變;不同之診斷,其治療方式就不相同,如果有需要做切片而拒絕因而延誤診斷,將會使病人接受更大範圍、更具傷害性之治療,甚至失去治療的機會。因此,病人應充份與醫師配合,才能得到早期診斷,正確治療的效果。
口腔癌防治重要性
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(25-44 歲)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,平均死亡年齡為 54歲,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。
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,近十年來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2倍,每年約有5,4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,2,300人因口腔癌死亡,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當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。
嚼檳榔、吸菸是造成口腔癌的主因。罹病後,輕則毀容;重則奪命。
危險因子
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很多,目前較為醫學界所公認的包括有:長期慢性有害刺激,例如抽菸、嚼食菸草、檳榔、酗酒,口腔黏膜長期遭受不當的物理性傷害,尖銳的蛀牙和殘根的邊緣,製作不良或破損之補綴物,口腔衛生不良;另外,像過度之陽光曝晒、梅毒或慢性維他命缺乏之口腔炎等,均被認為有可能是造成口腔癌的危險因子。
而國內近年來口腔癌患者的增加,及年齡層的下降,被認為與嚼食檳榔有著密切的關係。
有關檳榔對健康之危害,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(IARC)早在1987 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,認定「嚼含菸草的檳榔」或「同時吸菸與檳榔」對人類有致癌性,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、咽及食道。2003年,IARC又邀集台灣代表在內的16位多國學者,依據新有的研究證據,作出了「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」,證實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。
菸、酒、檳榔導致口腔癌的機率
吸菸者,導致口腔癌的機率倍數為無此習慣者之18倍。
喝酒者,導致口腔癌的機率倍數為無此習慣者之10倍。
吸煙及嚼檳榔者,導致口腔癌的機率倍數為無此習慣者之89倍。
吸煙、飲酒及嚼檳榔者,導致口腔癌的機率倍數為無此習慣者之123倍。
口腔黏膜檢查
口腔黏膜檢查是由醫生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,看有沒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,不會疼痛也沒有副作用。
口腔黏膜檢查的目的,除早期找到口腔癌外,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予以適當治療,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,並藉由衛教,勸其戒檳榔與吸菸,除可以改善部分輕微或淺層的病變外,還可以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的風險。但所有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準確,當身體出現任何異狀時,請儘速就醫檢查。
檢查前,請先將口腔清潔乾淨。
檢查結果異常該怎麼辦?
若口腔黏膜檢查出疑似癌前病變(白斑、紅斑、口腔黏膜下纖維化、扁平苔蘚、疣狀增生…等)或疑似口腔癌,請儘速至醫院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確診,並遵醫囑每3-6個月定期追蹤1次。此外,要立即戒檳榔、戒菸與戒酒,並避免高溫或刺激性的食物。
預防措施
1.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,不嚼檳榔、不吸菸、不酗酒。
2. 有嚼檳或吸菸者,應定期接受篩檢。【30歲以上吸菸或嚼食檳榔(含已戒檳)民眾,18-29歲嚼食檳榔(含已戒檳)原住民,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】
本院所口腔外科醫師配合台北市衛生局政策,提供口腔粘膜檢查,歡迎民眾多加利用。